Cool
Cool
Published on 2024-08-22 / 38 Visits
0
0

结构化分析过程

结构化分析过程:
(1)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 ---使用的工具为数据流图DFD

首先:建立系统环境图(顶层数据流图),确定系统边界

(2)继之:自顶向下,逐层分解,建立系统的层次数据流图

建立数据字典 ---使用的工具为结构符:+、|、{}等

定义数据流 定义数据存储 定义数据项
(3)给出加工小说明:集中描述一个加工“做什么”,即加工逻辑,也包括其它一些与加工有关的信息,如执行条件、优先级、执行频率、出错处理等,

①模型平衡问题
**父图和子图的边界一致问题,即它们应有相同的边界:

**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与数据字典的一致问题,即每个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必须在数据字典中予以定义

**数据流图中的“叶”加工(最低层)与小说明的一致问题,即必须给出“叶”加工的说明

**小说明和数据流图的图形表示一致问题,即在小说明中必须说明“输入数据流”如何使用,必须说明如何产生“输出数据流”;必须说明如何选取、使用、修改“数据存储“

②信息组织复杂性控制问题
·上层数据可以“打包
**上、下层的数据流对应关系在数据字典中给出,但包内数据流的性质(输入、输出)必须一致。
**一幅图中的图元个数应控制在7+/-2以内·

**与每一加工相关的数据流的数目应适中(与层次有关)
·**分析数据内容,确定是否所有的输入信息都用于产生输出信息;
**分析加工,确定一个加工所产生的输出,是否都能由该加工的输入信息导出


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