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物理层,数据链路层,网络层,传输层,应用层
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五层体系结构包括以下五个层次,从下到上依次为:
1.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:
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,包括信号的传输方式、传输介质以及传输速率等。
2.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Layer)
负责在物理层建立、维护和结束数据链路,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,常见协议有以太网(Ehernet)和PPP协议
3.网络层(netWork Layer):
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,决定路径选择,主要协议是IP协议。
4.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
负责在通信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,如数据的分析、传输、重组等。常见的传输协议有TCP和UDP。
5.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:
提供应用程序之间通讯的接口,负责处理特定的网络应用协议,如HTTP、FTP、SMTP等
这五层模型简化了网络通信的复杂性,每一层都完成特定的功能,并且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开发和升级。
举个实际的例子:
假设你在浏览器中访问一个网站,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五层网络协议体系结构来描述:
- 应用层:
你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(例如,www.example.com)并按下回车键。
浏览器向应用层发出一个HTTP请求,这个请求包含了你想要访问的网站的URL。 - 传输层:
应用层将这个HTTP请求传递给传输层。
传输层会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(如TCP),将HTTP请求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段(数据包),并为每个数据包添加一个头信息,其中包含了端口号和序列号,用于保证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。 - 网络层:
传输层将这些数据包传递给网络层。
网络层负责根据目标IP地址(如93.184.216.34)决定数据包的路由,将数据包从你的计算机传输到目标服务器。在这个过程中,网络层会根据路由信息将数据包转发到不同的路由器,最终到达目的地。 - 数据链路层:
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路由器时,数据链路层负责将这些数据包放在合适的链路上传输,例如通过以太网或Wi-Fi,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服务器的网卡上。 - 物理层:
物理层负责实际的信号传输,将二进制数据(0和1)转换为电信号、光信号或无线电信号,通过电缆、光纤或无线电波传输到目标服务器。
服务器端:
服务器接收到这些数据包后,会经过反向的流程,即从物理层到应用层,最终将HTTP请求交给服务器的Web应用程序。
Web服务器处理请求后,将响应数据(如网页内容)按照相同的五层结构返回给你。
最终,你的浏览器会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网页内容,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。
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,每一层都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发挥了特定的作用,共同完成了你从浏览器访问网站的过程。
路由属于哪一层
路由器属于 网络层(Network Layer) 的设备。
在网络层,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目的IP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,并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。路由器通过查找和维护路由表,帮助数据包找到通向目标地址的最优路径,确保数据包在复杂的网络中能够到达正确的目的地。
五层结构其他层次协议举例
网络层:路由器、防火墙
数据链路层:交换机、网桥
物理层:中继器、集线器